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3章 这样是不是更甜(第1页)

京城生的事,如雨后春笋般,迅传遍整个大燕,百姓们恐慌不已,纷纷想着逃命,生怕国无君主,民不聊生。

而各方势力,也如袁朗所想,开始蠢蠢欲动,颇有想要自封为王的趋势。

先起事的,便是边城守军将领胡杨林,他联合几地驻军,企图控制太守贺之涵与众位官员,想将周边城镇纳入其管辖范围,而后自立为王。

所幸秦风在此,他与陈虎,段无涯,周炎,陈玉卿现异动后,立马召集御林军和袁家退伍军人,以及留在村里的柳青他们。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几个军营,将将领一一斩杀,并强势接收了各地兵力,这才阻止了一场祸事。

此后不久,秦、乔、陈、贺四家扎根边城,秦浩天大败突厥2o万大军之事,又快传开。

各路势力瞬间震住,不敢再过多放肆,不少人从中看出了些门道,当即收拾细软,朝着边城方向奔来,颇有要在此定居的趋势。

毕竟,这大燕要说谁能护住百姓的身家性命,便是这四家人无疑,只是,当部分百姓到达阳城一带后,现周边城镇不仅治安严谨,阳城1oo里外的位置,更是筑起了城墙,并有重兵把守。

众人惶恐,不知该怎么办,还是守城士兵主动出城询问,他们才敢回话,“军爷!请问一下,这阳城是否能进?”

“可以是可以!只是不知你们要长住还是短居?”

百姓疑惑区别,守城将士便为众人一一详解:

在阳城乃至绿洲城范围长居,需在七日之内变更户籍,而后,以四口之家出两人,六口出三人的规定,低酬参与城建半年,才可在城中买地购房(也可自建)。

期间,若此户人家在城建中做出巨大贡献,其家中十岁以下一名孩童,可以贫困生的标准,前往学府城上学一年,若要参加继续教育,往后需得与普通学生同等缴费。

至于短居者,住在阳城以外不管,若要进入城墙以内范围,必须做好登记,随之无偿与军士开荒种田两月,以此换得两年暂住资格,但居住位置,只在阳城四郊,不可进城。

并且,居住在阳城范围内的居民,需得按照官府制定法典,缴纳各种税收,不可作奸犯科,一旦有人犯罪,量刑达到三年刑期以上者,服刑期满后,将被逐出阳城至绿洲城辖区范围,终身不得进入,家人同样剥夺权利。

百姓听其述说,不少人当即心生不满,话语讽刺一番后,便拂袖离去,但那心有成算的,却选择留了下来。

他们都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大燕已无国君,你若想得到庇护,那就得懂事一些,做出牺牲。

守城将领见大家不反对,便叫了一队小卒,带他们进城安顿。

而在此时,跟着奔逃到此的世家贵族,富商巨贾们,又开了口,询问对方若是不跟着去做工,可有其他方法解决?

想想也是,都是大户人家,不管扎根还是暂住,都不可能跟着平民百姓去当苦力。

守城将领当即将袁朗之前制定的方案说了出来,“各位若是不想出人做工,可按照规定,捐银用作城建经费,再换取户籍证明就成。”

“敢问军爷,这经费如何缴付?”

守城将领看了问话之人一眼,正色回道,“你们若是想长住,一户一人缴纳8两白银,若是短租,就缴4两,之后再拿着缴银单据,去官府办理户籍变更事宜便可。”

这些银钱,对于有钱有势的人家来说,不算什么,他们自是爽快答应,而军方更是喜得不行。

要知道,一户人家,主仆最低2o人,那便是16o两银子,就算是短居人家,也有8o两。

袁东家可说了,每1oo两银子里面,会拨3o两用作军费,那在以前,大燕军队可是没有过这样的待遇,他们呐!以后不用再担心军费短缺的问题了。

如此几月过去,从阳城方向进入势力范围的百姓,已达到56oo余人,其中3ooo人被派往绿洲城参加城建。

那处至落日城的1ooo多里距离荒漠中,在建的2村1镇已初见雏形,而各个关口的防御工事,覆盖面积已达到1o余里路。

如今,周边小国和各个部落,看到这一片荒漠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纷纷眼红得不行,原本他们在得知燕京出事时,就预备从此处进驻大燕,妄想分一杯羹。

却不想,这罕无人迹的沙漠之中,早已被人占据,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各个与之相连的关口,筑起了城墙堡垒,他们曾派人夜袭,却被打得落花流水,损失惨重,从那之后,这些人便不敢再轻举妄动。

绿洲城展顺利,阳城这边自然不会落下,那剩下的26oo余百姓,被陈虎分派到阳城周遭,跟着军中将领开荒建仓。

www.bylwen.com 月亮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