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59 章(第2页)

古怪的字便是这样浮现在战场上空的。

在战场之上说学术,说思想,

众人惊叹之余,手上却一直在忙碌。可饶是如此,有时候写着写着,还是不由自主顿了顿,停了下来。

后辈所说的,不光是外行人惊讶,其他学派的弟子们惊讶,就连儒家自己的学子们也惊讶。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先人孟子和荀卿,在后人眼中居然有这样高的地位。孟子他们承认,荀卿也确实了得,但是……天幕说得对,一想到荀卿他那两个学生,他们就心情复杂。

荀卿的一个学生,在场当事人之一的李斯顿时便感觉到压力。从四面八方而来的复杂目光,或而隐晦,或而光明正大地,从不同地方不同角度落在自己身上。

李斯丝毫不悚。

他目光仍停留在天幕之上,又挥墨而写,成文度快得让旁观人瞠目结舌。

原本围观的人打量着李斯还在思考着琢磨着,可看着李斯的动作突然反应过来!他们羞愧之余顿时恍然:李斯算什么啊,还是天幕这个时候天幕透露的信息最重要啊。

儒家弟子们对此有所觉悟,甚至因为李斯早就严阵以待,还张罗着其他人一起:

“快!快!快记下来!”可不能输给李斯这家伙!

后半段话虽碍于人前未说出口,但是眼神交流间却没有一个人是不懂的。

思想飘忽着脱轨的人顿时回神,原本就投入其中的人更是精神饱满,一时间所有人都奋笔疾书。

按照时间来看,天幕里后辈所说的这些是即身后事,通俗一点就是在他们死后会生的。也就是说他们是无法亲眼目睹的。

但是哪怕如此也无碍。能知道这个消息,知道后辈历史上会有这么一桩事,他们已经很

()满意了,即使无法亲眼目睹,这样的遗憾也根本没有打击到他们。

高位上的嬴政一直沉默着听着他们交谈,此刻他垂眼看着这些对天幕内容越好奇的儒家弟子。在无形交锋中胜利以后精神阵阵,那副模样看着看着一时间嬴政心里的偏见消散了些。

到现在,儒家里除却观点略有不同外也有其他分歧,就比如其中有想做实事的,也有想搞学术的。

荀子那一脉,荀子本人连同以李斯、韩非、张苍为代表的弟子们属于前者。纵使李斯韩非改换门庭,弃儒从法,可他们还是荀子教出来的学生。包括张苍在内,他们都是想做实事的人,他们不约而同想要进入官场。

现在眼前这些儒家弟子们,也是一种。他们沉迷学术研究,宣传儒家思想,力图将先人理念扬光大。

这两种人,嬴政都不讨厌。但是讨厌有私心的儒生。

他先前在齐地接触的就差指着他鼻子骂的腐儒们就是这样的。他们是以学术之名说政治。问他们齐地的学术封禅礼仪时,却得到他们以私心之名的摆谱,着实厌烦。儒家之名都被他们败光了。

脑海里想了许多,回过神时,天幕还在介绍:

【孔子作古,"儒分为八",其中主要有两派,一是孟子出子思一系传道,一是荀子出子夏一系传经,这便是先秦儒学。】[3]

【可惜的是,这些绚烂的百家文化因‘焚书坑儒’和秦末汉初的多年战乱遭到巨创。】

【第一次的碰撞是在汉朝统一天下以后。经过几代掌权人的大汉,一直保持着与民休戚。此时到文帝时期,大汉已经扫清了明面上会影响稳定的政治障碍,如异姓王,如外戚这些……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文帝即位之后,为实现国家强盛,励精图治,兴修水利,厉行节俭朴素,废除肉刑,百姓小康,开启“文景之治”的端。[3]】

【其中,支持废除肉刑的就有先前提到的张苍。】

【另外。张苍有一个得意门生,名叫贾谊。

贾谊是西汉初年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他是梁怀王的太傅,后来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三十三岁。撰写史记的太史公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一人写了一篇合传,也因此后世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

贾谊的政治主张相比他老师,可以说在前人乃至老师他们的基础之上继续展。

在朝时,贾谊主张儒家治国。他在前人所提设想,但未及付诸政治实践的基础上,冲破文帝时道家、黄老之学的束缚,将儒家学说推到了政治前台,做到了前人未做到之事。

还制定了仁与礼相结合的政治蓝图,得到了汉文帝的重视。可惜碍于形势,大多不可用。】[4]

【在治国上,贾谊多次上疏陈述政事,这些后来整理成《治安策》,其中大体上围绕匈奴侵边、制度疏阔、诸侯王悟凝等三个问题。可以说是正中要害。

这一时期,匈奴强盛,常侵犯汉朝

边疆;汉朝刚刚建立,法规制度粗疏而不严明;诸侯王越本身的权力范围,占据的土地过古代制度的规定。从西汉建国到汉武帝之前,各届统治者和掌权人不可避免得都头疼这些问题。()

www.bylwen.com 月亮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