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章 五明在进修校和培训班的学生生活(第1页)

第一节在进修校的学生生活

五明从泸县师范中师毕业后,分配到泸县德龙铺小学当教师,这时的德龙铺小学和五明读初中时的学校相比,又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原来的四合院的老房子不见了,老房子的地基变成了一个坝子,坝子周围是几栋平房,分别做老师的寝室和学生的教室,这几栋平房把坝子围成一个四方形,有几道门,晚上门一关,外人就进不到坝子里面了。在原来黄葛树那个操场上,修起了两栋教室,有几间教室,原来学校的靠着院子的菜地上,也修起了教室,都是砖瓦结构的平房,学校的操场在学校四方块坝子出来再上几级台阶的一个平坝上,操场有两个篮球场那么大,但只有两个篮球架,也是泥地的。德龙铺学校现在的班级多了,初中也有四个班了,当然学校老师、学生也多了,五明分到德龙铺小学时,校长是治平校长,他的夫人叫子慧,也是德龙铺学校的老师,五明担任的是小学五年级的语文,当这个班的班主任,还要上初中一年级的英语,还教了几节唱歌课。五年级这个班有34个学生,有三分之一的是德龙铺街上的孩子,其余的就是德龙铺乡下的孩子,因为是毕业班,即将面临升学考试,五明在班级管理和教学方面都抓得比较紧,学校的一位年龄较大的男老师教这个班的算术,通过一年的教学,毕业升学考试情况都很好。毕业的时候,五年级的班级经过全德龙铺公社统一考试,全班34个人考上初中的有3o个学生,成绩占全德龙铺公社1o个毕业班的第一名,五明也感到很高兴,虽然自己付出了一些精力,但还是出了一些成果,1982年下学期一开学,德龙铺小学校长治平就找五明谈话,说是学校经过反复研究决定,让五明去泸县教师进修校去脱产学习半年,主要是学习政治理论,进修半年回来教初中三个年级的政治。治平校长说,去泸县教师进修校学习,是要有一定的条件的,才能有资格去学习,一是要文科比较好的,二是要青年骨干教师,还说泸县宣传部的老师都要来上课。

接到通知,五明就在家准备了几天,等着去泸县教师进修校报到。

五明于1982年9月14号接到通知,要求9月15号去泸县教师进修校报到,15号早上,五明就乘车到泸县教师进修校报到。

从泸县德龙铺到泸县教师进修校,要多次转车,先坐车到泸州小市,然后再坐泸州到福集、隆昌方向的车,在泸县石洞公社出去几里的地方下车,再分路走几里石子公路才能到,这条石子公路是通往泸县来龙、胡市的,当时这条路上的公交车很少,泸县教师进修校所在这个地方的地名叫桥头,当地人们都叫它泸县桥头教师进修校。这里离泸县石洞有7里多路,学校坐落在一个小山旁,一条小河从前面经过,小河上有一座公路石拱桥,桥头的名字可能就是这样来的吧,进修校四面都没有场镇,也就和泸县师范学校差不多,要隔四,五里地才有场镇,这里的房子大多也是青瓦覆盖的砖结构平房,也有一、两栋二层楼砖瓦结构的楼房,泸县桥头这边的风景还要比泸县师范学校那边好一些。

五明15号下午到泸县桥头教师进修校报到就交了26元钱,其中,办公讲义费14。5元,水电费1。5元。伙食费1o元,五明当时身上只带了几元钱去报到。所以五明就写信给他父亲,叫父亲给他在德龙铺学校报销一些费用,五明给父亲寄回报销单,希望把五明的讲义费,办公费和差旅费报了之后,给五明寄来。因为这些费用都是五明给进修校打的欠条,能报销的费用一共有15。2元。其中,包括办公讲义费和车费。

刚开始学习的时候,1982年9月16日上午,泸县桥头教师进修学校举行了开学典礼。泸县管文教方面的领导都来了,有泸县县委的陈书记,县里面主管文教方面的陶副县长,宣传部的魏部长,文教局的陈局长及副局长,还有负责讲课的老师及有关人员也参加了开学典礼

泸县教师进修校校长在开学典礼上讲话时说:“这次开学典礼,是泸县桥头教师进修校开办以来最兴旺的一次开学典礼”,也就是说。是泸县党委、政府领导来得最多的一次。主要是针对政治班来的,因为这是全宜宾地区唯一的一个政治教师进修班。政治班的学员是泸县每个区三个学员,是经过严格挑选的,是具有中师水平的教师,加上这期才从学校分出来的十几个应届生组成了政治班,培养的对象是中学政治教师,也就是说,初中和高中政治教师,结业以后视其成绩进行分配。学得好的可以分在泸县是正规中学,例如泸县一中,二中等等,但原则上是各个区来的学员就回各区的学校。各级领导干部都对政治班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因为政治班的开办是由泸县委陈书记主张办的。从酝酿以来,已有半年的时间。各个单位都对政治班的开办。报以热情的支持。政治班所开设的课程有哲学,党史,政治,经济学,逻辑学,法律常识,心理学和教育学教材教法七个科。都是请县里面有名望的教师来讲课。学的学科是分科学习,有宣传部,泸县人民法院的、泸县二中的、泸县师范学校的领导以及教师。这次开学典礼气打得很足。但是,效果如何还要拭目以待。文教局陈局长还为改善进修校学员的课余文化生活,特批了两千多元,买了一台彩色电视机,以供学员们业余时间观看。

五明这时候才知道,原来这次泸县教师进修校办的教师进修有两个班,一个是政治班,还有一个是汉语言文学班。

开学典礼上指定了班主任,政治班的班主任是玉和老师,这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老师,寸头,说话很风趣幽默,他还是教政治经济学和逻辑学的老师,还有一个负责日常考勤生活的老师,是一个年龄比较大的老教师,看样子是退休以后返聘回来的,他吃、住都在桥头教师进修校,管政治班学员的考勤及日常饮食起居等等杂务,其他老师基本上是讲完课就离开进修校回泸州城里去了。最开始学习那几天,都是学习文件,学习以后还要写学习心得体会,五明还是很认真写了几篇。五明和学员们早上6点起床,还要上一个小时的早自习,上午上四节课,都是由教师讲课,要讲到中午12点,有时候老师讲课兴致来了,还要讲到12点过,下午是三节课,都是学员自己上自习,晚上还上晚自习一个小时。

在泸县桥头教师进修校,学习的时间还是安排得满满的,学员的学科是采取单科独进,就是说一科上完课后就进行考试,再上二科,第二科讲完了,再考第二科,这就叫单科独进。这样学就要单纯一些。五明这批学员是从泸县每个区挑选具有中师以上水平的学员每个区选三个,有二十多个学员,再加上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出来的师范生,有十多个学员组成一个班,政治班一共四十二个人,学习结业后,从各区挑选的学员原则上回原单位,分配来的学员视其成绩进行分配,可以分在泸县的各正式中学。例如泸县一中、二中等等。四十多个学员中男学员占多数,只有十来个女学员,学习期间学校规定星期天也要上课,每月放归宿假四天,一般是从月初的六号开始放,但经过学员们的再三要求,学校同意每月从一号开始放假四天,因为这样如果学员家属是其他单位工作的,学员回去也就可以团聚一下。

泸县教师进修校政治班学习时间是半年,开设了七科,哲学,政治经济学,逻辑学,党史,法律常识,心理学和教育学。哲学是景忠老师教,中共党史是泸县县委宣传部领导老师教,心理学是泸县师范学校的文定校长教,政治经济学有两个老师教,政治经济学中再生产部分的理论是来虎老师教,政治经济学中基本理论部分是班主任玉和老师教,法律常识是泸县法院的院长教,班主任玉和老师还要讲逻辑学,修伦老师讲教育学也就是教材教法,担任政治班讲课的教师都是泸县有名望的教师以及有关单位的领导,例如:中共党史是请的泸县县委宣传部领导老师来讲,法律常识是请的泸县人民法院的院长来讲,讲哲学课的景忠老师,他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的,讲政治经济学中再生产理论的是四川大学政治经济学系毕业的来虎老师,他后来担任过泸县县委书记和泸州什么股份公司的董事长,班主任玉和老师也是大学毕业的,他讲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和逻辑学,心理学则是泸县师范学校文定校长讲,他后来是四川省知名的心理学专家,修伦老师讲教育学,教材教法,他是泸县教师进修校的教导主任。

政治班先学的是中共党史,然后是法律常识,接着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心理学,逻辑学,和教育学、教材教法,学科学完后,还要在班上组织每个学员讲课,学习任务不算重。上午上半天课,下午自习,早晚也有自习。

五明在泸县桥头教师进修校学员的伙食是买饭票吃单份,当时人们吃饭还是凭票供应,五明一个月只有28斤大米,当时还是觉得不够吃,但可以买一点粮票贴补着吃了。在泸县桥头教师进修校的伙食生活比较起来,不好也不坏,每天中午几乎都有肉菜卖,有时候有几个肉菜卖。早上吃馒头、稀饭,中午就可以打牙祭,回锅肉是主打菜,晚上干饭、稀饭和馒头都有。打开水也是要自己掏钱买水票,用热水也要收水票。

学员住宿是住上下铺,一间住11个人,住处也很潮湿,幸好五明睡的是上铺,但感觉寝室里面还是很潮湿。由于住的人多,寝室里面热闹得很。来学习的大多数是中师生,年龄大约在三十岁左右,五明在里面年龄居中间,刚毕业出来的中师生不到2o岁。

志学,军旗是从泸县兆雅区去的,和五明住在同一个寝室,因为是同一个区去的,学习期间他们三个人经常在一起学习,课余时间也经常在寝室里、教室里、在散步的时候一起聊天,谈天说地,聊聊家庭情况什么的。五明和他们两个聊天也能聊到一起。他们俩在来学习之前,就认识了,所以他俩的话要多一些,有时候为了一些话题要生一些争执,五明和他们两个还有一张合影的照片,一直保存至今。

志学,三十岁左右,16o多公分的个头,比五明要矮一点,头直直的,就好像戴了一顶鸭舌帽,来学习之前在兆雅小学教语文,说话秀秀气气的。

军旗,不到三十岁,比志学矮一、两公分,寸头,脸圆圆的,经常穿一件蓝色的中山装,来学习之前在兆雅白云小学教语文,说话很有精神,脸上总带着笑容。

1982年1o月1o日,今天政治班考了中共党史,五明这次是比较系统地学习了中共党史,在初中和中师的时候,都是学习近代史时学了一些中共党史,都学得不是很全面,五明中共党史考了83分,处于政治班学员的中上水平。

参加汉语班学习的有五明泸县师范的同班同学炜炜。现在来看,也许是老天的有意安排,让这两个灵魂再一次相遇,但是,在泸县进修校学习的半年时间里,五明和她没有说过一句话。都没有珍惜和意识到这是一次难得机会,哎,人啊!错过了一时,也许就错过了一生。自此之后,五明就再没有见过炜炜,就连照片也没有看见过她,只是在其他同学的口中知道她的一些消息,也不知道她现在是什么样子了。在桥头进修校五明和炜炜也只是在开学典礼上和上共同课程的时候远远的见过她几次,五明是远远的注视过她几次,平时吃饭,课余时间都很少看见炜炜,只是在学校办的板报上看见过她写的一篇文章。

1982年1o月29日在泸县桥头教师进修校。今天看见了炜炜写的。《同志要爱惜你的眼睛》的文章,感触很深,她的竞争心比五明要强多了,在汉语进修班的班上她还算是比较好的。这也是师范时五明的一位同班同学同学,一位有识之士,她通过写一位她的好友何霁来表现的,好友曾经通过了文化考试,取得了体检的资格,但是由于眼睛视力只有o。1。没有体检合格。写出了好友当时的痛悔的心情,也表达了她要表达的思想。她的写作比在泸县师范学校时进步多了。在进修校期间,每天早上一般都是很早就在外面读书,这大概是她记性很好的缘故吧。你是一位好胜心强的姑娘,导致了你脾气倔强,但你一定有所作为,成为巾帼英豪。

当时,泸县教师进修校伙食不好也不坏,每天中午几乎都有肉菜卖。但在泸县桥头教师进修校学习期间,业余文化生活也是比较枯燥的,学校基本上没有组织过什么课外活动,为了丰富学员们的课余生活,泸县文教局的领导还专门特批了两千多块钱,为桥头进修校买了一个台当时很少见的彩色电视机,晚上下了晚自习的时候,学校把彩色电视机拿出来放电视节目,让学员们看。也算是丰富一下学员们的课余生活吧,当时印象比较深的电视剧是《天龙八部之六脉神剑,虚竹传奇》。讲述了虚竹和尚、段正淳之子段誉和乔峰这三个年纪相若,意气相投的结拜兄弟,与慕容博、慕容复父子的颠覆阴谋,交织出意想不到的人生际遇和明争暗斗的故事。

该剧改编自金庸先生的同名武侠小说。全剧采用中篇形式将长篇剧分期出集,分为两部分:上部是《天龙八部之六脉神剑》,下部是《天龙八部之虚竹传奇》。

大理王子段誉,性擅习文而恶习武,偏偏无意间学会几种上乘武功,包括凌波微步及六脉神剑等。他先后爱上几个少女,但觉全部是父亲段正淳的私生女。段誉巧遇丐帮帮主乔峰,并结拜为兄弟。

丐帮帮主乔峰为人正气凛然,后来知道自己是辽人,痛苦万分;又被诬为杀师弑父母的大罪人,顿觉天下之大无处容身。幸得知己阿朱相伴,但好景不长,而乔峰又误会段正淳,阿朱却假扮段正淳,硬接乔峰一掌死去。乔峰伤痛欲绝,携同阿朱的胞妹阿紫,远赴塞外,遇上契丹皇帝并助他平定叛乱。

少林和尚虚竹下山,因缘际会学到绝世神功,做了逍遥派掌门和灵鹫宫主人,稍后又做了西夏驸马。

乔峰、虚竹和段誉是三个年纪相若,意气相投的结拜兄弟,而慕容博与其子慕容复的颠覆阴谋,交织在一起。段誉委承其父的俊朗神采,甚得少女的垂青,与木婉清、钟灵、及王语嫣的一段恋情,难解难分。

本剧气势磅礴,剧情曲折多变,高潮迭起。一连串令人意想不到的际遇和明争暗斗加上创新的武打招式及精彩的特技效果,娱乐性丰富,使其更引人入胜。是较为尊重原着的一版《天龙八部》。当然不得不提其经典主题曲——《两忘烟水里》,旋律优美,歌词更将整个故事透彻地描写出来——“女儿意、英雄痴、吐尽恩义情深几许”,是众多“辉黄”的作品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

江湖恩怨,冤冤相报何时了?儿女情仇,怎一个情字了得?先后虚竹、再乔峰,最后三人联手对慕容。意想不到的人生际遇和明争暗斗,再有陈复生、汤镇业、黄杏秀的加盟,将金庸又一宏篇力作推上了武侠剧的顶峰。

精心炮制的《天龙八部》是一部气势磅礴,结构独特,奇情浪漫的大型新派武侠剧,是金大侠的又一传世不朽之力作。

此剧对原着的最大改动是黄杏秀分饰阿朱和钟灵。阿朱死后,乔峰便因为觉得钟灵与阿朱样貌相似而喜欢了她。另外关海山的慕容博成为剧集尾段的大奸人。整部戏最令人叫绝的当数石修,他把慕容复天生的贵族气质很自然的流露出来,兼有帅气、傲气和杀气,端的是诠释慕容复的不二人选。至今很多人怀念旧版《天龙八部》的理由是怀念那个有野心的、流露无限自信、令人无法转移目光的慕容复,只可惜他的命运注定悲哀。其后再版的《天龙八部》,慕容复的扮演者再难望其项背,只因缺少那一份悲剧式的贵气。

人们常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五明这个时候已是二十三、四的青年人了,已到了婚配的年龄了,参加工作以后,自然就逃不过这些事情。

从泸县师范学校毕业这一年多以来,五明个人的问题也有进展,五明毕业后工作不久,五明泸县土主老家的明书三姐和亲戚们,1981年9月时来过德龙铺学校看过五明一次,回去后,明书三姐就给五明介绍了一个泸县云锦区立石粮站的工作人员,后来又调到青狮去了,这人叫国英,和明书三姐的女儿小秋在一个单位工作,小秋是顶替明书三姐的丈夫,五明叫李大哥的,进的泸县云锦粮站工作,国英在泸县青狮粮站工作,她是泸县况场的人,五明和她在青狮粮站见了一面,她高高个子,有16o公分左右,皮肤白白的,颧骨有点高,眼睛看上去不是很精神,梳着两个小辫子,国英也来五明工作的德龙铺小学来看了一次,双方互相写了几封信,当时的粮站职工,工作报酬和待遇都比教育部门要好,人们都羡慕在粮站工作的职工,五明还和国英一起,去泸县况场国英老家去见了她的父母,五明和她谈了将近四个月,见过她父母以后,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国英给五明来信说不想和五明谈朋友了,五明当时也有点气,给国英去信谈了自己的看法,国英来信说,那封信是写来考验五明的,并说她自己得了什么病,不能结婚,只能和五明分开。

国英1981年11月14日的来信是这样写的:

“五明你好!

www.bylwen.com 月亮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