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永远的山川电大文科班(第1页)

五明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结合是缘的牵引,是神的撮合。五明与电大一路前行,一行的路上充满酸、甜、苦、辣、麻,百味俱全。五明与电大共谱一曲,感觉很庆幸。

很庆幸在欢笑之余还有泪滴,要不这满心的忧郁不就无处排解了吗?因此,有泪就流。

很庆幸在热闹之余还有孤寂,要不这纷乱的思绪不就难以理清了吗?因此,忍耐孤寂。

很庆幸在得意之余还有失落,要不这走过的日子不就太平淡无奇了吗?于是,接纳失落。

很庆幸在理解之余还有误解,要不我们岂不成了无味的空虚?于是,善待误解。

很庆幸在课本之余还有闲书,要不全是高深莫测的理论岂不很令人眩惑?因此,也常翻阅闲书。

很庆幸在动口之余还有动手,要不那迂腐的字句岂不要摧残我们青春的活力?于是,也勤于动手。

很庆幸在庆幸之余还有不尽人意,要不五明将只求庆幸而不思进取。于是,五明珍视这不尽人意。

很庆幸在纷纭世态中与电大走在了一起,要不这人生曲谱不就少了一个漂亮的“豆芽”?因此,五明愿与电大携手同进。

1985年进校的时候恰好是金秋时节。界牌山上蓝天白云、风清气朗,从美丽的清晨到黄昏和日落,浓郁的乡村气息漾满了整个山川机械厂厂区和家属区。深秋硕果满园。同学们休闲时间最喜欢尝家属区后山上的柑子,说是药柑能够清肺止咳!每年每家每户都会储备几个。

界牌山下的山川厂从建厂初期到8o年代中期,到了最辉煌的时期,和同学们一样,五明把这方土地当作了自己的家园,还有多年开始就随大三线建设历史使命从西北、从东北、从全国各地66续续来到山川厂的一代师傅们。工厂拿到了“全国科学大会奖"的牌匾!紧接着又杠回了"四川省名牌“等奖奖牌!再接下来全厂上下三班倒开足马力生产,为国家创下了不少的外汇。那时候的四川山川机械厂是远近闻名的纳税大户。

四川山川机械厂,在大三线建设并不遥远的记忆中,这里四村后山是花果梨花和三村后山柑子花,如花海一样的景色和云彩的远方。满山遍野的梨树和柑子树,春天梨花和柑子花烁烁,芳华正茂的同学们,每一天都会被清晨的高音喇叭广播声从甜梦中叫醒,准时从四栋楼门岗、五村门岗和办公大楼门岗快进到职工学校电大文科班,开始紧张而有节奏学习的一天。同学们聚在职工学校,如饥似渴地学习,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有很多的同学还会在职工学校和厂区、家属区内的某个地方摄影留念。

同学们做梦也想不到,进厂工作后,还会坐在山川机械厂职工学校的教室里的课桌前学习,同学们把这方土地当作为了自己的家园。同学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也会在四川山川机械厂读电大文科班,这是山川机械厂办的唯一一届电大文科班,不知道的故事何其之多。像初冬的云,千变万化,神秘莫测,尤如时间飞轮,诉说着山川机械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界牌山云来云往,云卷云舒,云开云合,云聚云散,朝为天上云霞,暮归东海之滨。同学们有缘享受界牌山带着阳光笑容的清新空气。深秋初冬的五彩云是没有故乡的!没有故乡的云醉倒在界牌山下的黄葛树上!云是没有故乡的。五明有时在想,山川厂厂区,家属区是这片云的故乡吗?

五明在山川厂家属区一住就是二、三十年,是此生住得最长久的地方之一。

故乡又称故土,词典的解释是自己出生并长期生活过的地方,五明的故乡是界牌山下的山川机械厂吗?

有句话叫:百年修得同船渡,也许同学们前生有缘相约,今生有缘相见。同学们先后来到了界牌山下的山川机械厂,岁月如风,同学风华正茂,有的是山川机械厂的"厂二代",曾几何时,8o年代忙碌的生产,整个山川厂沸腾起来了,男女老少拼搏了几年,整个山沟沟里的人们辛勤劳作,那几年是山川机械厂最辉煌的时期。

五明是四川人,没资格与来自大江南北、全国各地的师傅们相比。他们坚守在这里一辈子、才是最值得敬重的人群!

同学们是从祖国四面八方迁徙而来的,和同学们一起迁徙建成的还有四川山川厂,它也在神奇的变化着。

曾见得,很多年前,山川厂虽空荡寂寞,但人多鸟多,学习环境非常好,厂区内唯一的一条二级公路,没有外来车辆。入夜,稀疏的灯火闪烁,青蛙唱歌,灯光划破夜空,灯光广场和厂区车间灯火辉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热闹的景象令人难忘!

流年似水,那可是五明金色的年华啊!遥想当年,同学们刚搬到新教室,像年幼的孩童们一样折纸着飞机。纸飞机从天而降,落到职工学校的操场上。值班老师大吼着"要讲卫生哟!不要乱扔垃圾!"

晚风送来悠悠的空气,载着湿润的乡村气息,飘进每一栋楼,每一个单元,每一户的窗户里。让界牌山下的家家户户如山雀归家一样的恬静。忘不了1985年的金秋时节,同学们来到了山川电大文科班刻苦学习。

忘不了,山川厂职工学校,楼房是新的,教室也是新的,课桌椅子也是新的,学习环境不错,学习起来效率也很高。

忘不了,年轻的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学习时间每天上午都要做广播操。

忘不了,同学们一起看到清风明月,一起听到每一天的清晨工厂的广播声,一起听到每天晚上铸锻车间三吨锤"三镦三拔"有节奏的锻锤声进入梦乡!同学在山川机械厂家园结伴为国家的历史使命忘我地学习着。

清晨,喜鹊落在窗台,唧唧喳喳将同学们唤醒,同学们从界牌山下出,带着家庭的温暖,紧张而又稳健地奔向职工学校电大文科班。这座新兴的小镇——山川镇,成了同学们温暖又强大的生存家园。

傍晚,同学们回到家园的每一个角落。迎接同学们是鱼贯而出的下班人群和放学后的学生,随之而来的是万家灯火闪烁、紧接着就是大食堂和家属区还有黄葛树,这些本土黄葛树随着基建而将机留在了某个角落或石缝隙中。几十载,黄葛树的根系融进了山川机械厂的土地根深叶茂,和同学们一起守着平平淡淡的岁月天心月圆。

时光和同学们共度着温馨四季,陪伴同学们的还有山川机械厂的各种各样的厂房建筑,它们用心陪着同学们走过时光之路。同学们走着走着,这些不会说话的建筑,也慢慢变得陈旧。这一刻界牌山还在梦中徘徊。这一刻厂房建筑变旧,但蓝天白云任然在伴随着同学们。

在山川厂的同学们致敬过往的金色岁月!致敬每一位快乐的山川人!致敬为山川机械厂辛勤工作的人们!致敬四川山川机械厂电大文科班的同学们。

山川机械厂电大85级文科班,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山川机械厂迎来了展的黄金时期,生产任务激增,人员增加也很多,管理人员严重缺乏。为了缓解这一状况,培养工厂所需要的管理人员,1985年工厂在山川电大开设了一期文科班。根据工厂的需要,文科班开设了五个专业,分别是行政干部管理专修科、汉语言文学、档案管理、新闻和法律专业。

学习通过考试,3o多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被录取为文科班的学生,成为了同学,共同开启了两年或三年的学习生活。山川电大指派榆舒老师作为文科班的班主任,管理文科班的学习和生活,成为同学们的“班妈妈”。三年的学习生活是短暂的,更是难忘的。班上的同学年龄跨度大,脾气性格迥异,但这些并不妨碍大家成为亲密的伙伴,并不妨碍同学之间成长纯真的友谊。年长的同学就像哥哥姐姐一样照顾着小同学,迁就着小同学。班上有几位年长的同学入学时,已经是工厂的中层干部了,他们仍然和大家一样,认真刻苦地学习。难忘每学期的期末考试前,为了提高复习效率,争取考得好的成绩,同学们想出了很多复习方法,比如,多年以后老世和同学的“变天账”仍然被同学们津津乐道;而为了背书满山跑,也是文科班的风景线。八十年代,确实是一个全社会对知识如饥似渴的时代。两年或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教室里、走廊上、甚至学校周边的树林中、都留下了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大家会因为针对某个问题进行热烈的讨论而面红耳赤,也会因为找到了答案而兴高采烈。而在课外,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萨特的存在主义等等当时流行的各种学派,都会成为同学们讨论的焦点;而《魔鬼辞典》、《抓间谍者》这类作品也是同学们闲暇之余的谈资。同学们也曾把自己的情感和向往,写成小诗向板报投稿。山川电大文科班以优良的成绩和学风,荣获内江市“优秀电大班”的称号,为山川机械厂和山川电大争得了荣誉。天性活泼是文科学生的特质,学习之余,学校组织的篮球、足球、乒乓球、象棋比赛,文科班都是主角。学校举办的板报比赛,文科班名列榜。在山川机械厂组织的交谊舞比赛中,文科班的同学代表山川电大参加,赛场上留下了同学们曼妙的舞步,赢得了喝彩。当然,同学们最高兴的是参加班上组织春游,大家寄情于美丽的山水之间,在峨眉山、大足石刻、青城山下、兴文石林、玉蟾山以及界牌山顶,都留下了同学们的身影,在放松心情的同时,身心和情操都得到了陶冶。三年的学习生活,也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为了观看世界杯足球赛,几位同学偷偷爬进电教室,结果被校长抓个正着,尴尬不已。为了给中国女排加油,喝彩的声音也会吵得四邻机械班的同学不安而被投诉。闲得无聊时,也会欺负一下周边乡民的看家狗,寻一寻开心。偶尔,也会给女同学们出个难题,让她讲讲“麻婆豆腐”怎么做。在班里普及桥牌活动,也是文科班的一件大事,不过,为了普及桥牌活动,班上掀起的“拱猪”运动,更是看客比选手更激动,这样的时刻比比皆是。有位同学骑着新买的摩托车和大雨赛跑,被淋成了落汤鸡。有位参加运动十分投入,每学年都会把自己的一只手或一只脚弄折,以至于同学调侃说幸好只上三年学哟,不然四肢都有工伤。值得回忆的事情很多,两年或三年的学习生活很快就结束了,毕业后,同学们都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很多同学后来走上了山川机械厂的各级管理岗位,为山川的展做出了贡献。两年或三年的学习生活,成为文科班同学们难忘的记忆,而两年或三年共同学习结下的同学友谊,必然伴随同学们的一生。因为山川机械厂电大文科班只办了一届。

致敬永远的山川电大文科班!

www.bylwen.com 月亮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