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章 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第四章 继续学习写作知识续(第1页)

五明继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写作知识,五明的读书笔记写道:

“完善写作的准备阶段,开始就是要聚材取事,在动笔写作之前,需要做许多写作的准备工作。最早也是“第一位”要做的准备工作就是“聚材取事”。所谓“材”或“事”,都是中国古人对构成“文章”内容的重要成分——“材料”的一种称谓。

所谓“材料”,就是作者为着某一写作目的,从生活中搜集、摄取,以及写入文章之中的一系列事实现象或理论依据。也就是说,作者写入“文章”之中的那些事实现象或理论依据固可称为“材料”;被作者所搜集、所摄取,但由于种种考虑最后并未实际采用的那些事实现象或理论依据也可称为“材料”。

在文学、艺术的创作活动中,还常常使用所谓“素材”和“题材”的概念。“素材”,指的是进入了作者视野并被其所意识、所采撷的全部生活现象,即创作的“原始”材料;这种生活“素材”,经过作者的集中、提炼、加工、改制并写入作品之后,即为“题材”。“题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题材”,指的是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的某些方面,如所谓“工业题材”、“军事题材”、“改革题材”等;狭义的“题材”,指的是构成一篇或一部“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的一组完整的生活现象。它一般均由人物、环境、情节这“三要素”组成,并具有“不可分性”,即一篇作品只能说写有一个“题材”,若要再“分”,就只能以“情节”、“场面”、“细节”等概来表述了。由此可知,“题材”这个概念,是文学、艺术创作一个专用术语,不宜普遍借用到广义的“文章”写作上来。因为整个“论说”类的文章均无“题材”可言。

有人又提出“质料”这个概念。说“材料”是指作者搜集、掌握的原始资料,而“质料”则是指写进文章中的内容材料,二者不同”。其实,就非文学作品的那些“文章”来说,由于多数“材料”并没有集中、提炼、加工、改制的问题(如真实的事实、数字引语等),因而,所谓“原始资料”和“内容材料”是完全相同的。无论是“取”是“舍”,都不影响“材料”的“质地”。所以,这种对“材料”和“质料”的区分,既不科学,也无必要,在中国古代或现代写作实践及理论研究中都缺乏基本的依据。

材料是一篇文章的“血肉”。它的重要性可以用这样两句来加以囊括:动笔之前,材料是形成观点的“基础”;写作之际,材料是表现观点的"支柱"。

写文章总是要反映一种思想或认识的,但“无论思想或语言都不能独自组成特殊的王国,它们只是现实生活的表现。”也就是说,人的头脑只能做为一个“加工厂”,把现实生活中的原料或半成品,经过加工制作,上升“飞跃”为思想、观念,然后形成语言,把它们表现出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现实生活,没有任何原料及半成品,头这个“加工厂”就只能是停工待料,无工可加,制作不出任何正确的思想、观念来。

在我们的人群中,大概还有不少的人,不明白这样一个简单的真理:任何英雄豪杰,他的思想、意见、计划、办法,只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其原料或者半成品只能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或者自己的科学试验中,他的头脑只能作为一个加工工厂而起到制成完成品的作用。写文章也正是如此,从生活实践或科学试验中获得了好的“原料或者半成品”,积累了详尽充分的“材料”,再加上作者的善于“加工”,长于思索,这才能从中形成思想、观点,写出好的“文章”来。所以,材料是“实”的,观点是“虚”的,但是“实”能生“虚”,“虚”从“实”来,“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没有“原料”或“半成品”,就“加工”不出任何思想产品,没有详尽充分的“材料”,就从中“引”不出任何正确的观点、结论。正由于这样,我们才说:材料是形成观点的“基础”。

获得正确的“认识”是一回事;把这种认识“表达”出来,使它能够为读者所理解、所接受,具有说服力、感召力又是一回事。前一半是由具体到抽象,即由“实”而“虚”,“虚”从“实”来;这后一半则是由抽象再到具体,“虚”“实”结合,以“实”证“虚”。也就是说,你想把你得到的“认识”,现的“观点”,让读者也能认识并接受下来,使它能够“树”起来,立得稳,站得牢,非有一些典型、生动的“原料”或“半成品”作其“血肉”不可,非有一些结实、有力的“材料”作其“支柱”不可!“言之无物”,“空空如也”,是文章之大忌。古人说:“不使事难于立意。”不使用“材料”就难以把作者的“旨意”树立起来。又说:“作文须是靠实,……不可驾空纤巧。大要七分实,只二三分文。”写文章必须要凭借事实,而不能驾空议论,以纤巧取胜。总的精神是七分事实,只二三分文采、技巧。这是讲得极有见地的。七“实”三“文”之说,是揭示了“写作”的一条规律。任何一篇文章,如果你去把它“分解”一下的话,就可以看出:构成“记叙”性文章或作品“内容”的主要成份是其“细节链”,一个个典型、生动的“细节”,在某一思想穿结下成为一条“链子”;构成“论说”性文章“内容”的主要成份是其“材料链”各种事实现象、理论依据的“材科”,在某一观点统率下结成一条“链子”,而构成新闻、科技、应用性文章*内容”的主要成份则是其“信息链"。没有这“材料”的“链状结构”,任何文章都很难写成。所以,在表达认识到之时,用这种典型、生动、结实、有力的“材料链”去说明观点,陈述观点,支持观点,是十分重要的。正由于这样,我们才说。材料又是表现观点的“支柱”。

“聚材”,就是聚集、积累材料。古人也把它称为“储材”。我们现在则往往说是搜集,占有写作材料。

“聚材”不仅是整个材料工作的基础,也是全部写作活动起点,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古人历来都十分看重写作的“聚材”问题。曹植就这说过:“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曹植电杨德祖书》)他是个“贵公子”,但却认为老百姓的街谈巷议。一定有可以采撷的东西;马车夫敲着车辕唱的歌子,完全可以“风”、“雅”相应和。正由于他这样注重搜下层人民的生活材料,他才在创作上取得了突出的业绩。唐代散文大家韩愈,在“聚材”上也极为勤苦。他的办法是“贪多务得,细大不捐”,“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贪多”,就是愈多愈好,以“多”为贵。“务得”,就是闻风而动,一定要想尽办法把“材料”搞到手。“细大不捐”,是说的、大的“材料”都不捐弃,都要收集。这样“俱收并蓄”了,在选用的时候就会感到没有遗漏,没有残缺。这是“聚材”的基本“法则”。

www.bylwen.com 月亮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

弹丸论破ns有中文吗全世界都睡了伤感涟漪的什么意思夫妻之间出轨保证书怎么写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 第420章斗罗大陆之三生武魂有几个夫妻之间出轨离婚怎么判快穿之我就是想洗白夫妻之间出轨怎么处理我在规则怪谈空手套boss作者东瓜不亮西瓜亮夫妻之间全文被国安盯上的人她躺在暴戾嫁给首辅落魄时戈锦笔趣阁夫妻之间出轨的原因弹丸论破女主你成军官了起点中文网村王叶无双穿成男配的炮灰前任摆烂强者漫画免费阅读摆烂强者漫画免费观看调笑令全文免费阅读全文蒸汽大明晋江病美人投嫁阴鸷宦官后牙侯贾宝玉通灵玉夫妻之间出轨还能过下去吗九霄风华录简介重生之出人头地角色介绍穿成男配的炮灰前妻星河大魔王史莱姆它软乎乎笔趣阁逆蝶膳食纤维压片糖果寒门枭士金锋关晓柔百度百科失控骨科原文林思哲钱佳佳斗罗大陆之三生武魂百科东北乡村故事秃人物箱子里的旧日笔趣阁免费阅读兵王退伍涟漪不息异能女王美又飒免费阅读夫妻之间出轨怎么找证据夫妻之间出轨的预兆什么事情让你突然不再爱她了我在老婆多年不登录的微博斗罗大陆四生武魂比比东之子武道丹帝全文免费阅读全民婚配毕业发老婆的三生斗罗青龙魂好用吗女主渣化之路第一碗汤画离弦原唱星际穿越影评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