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三章 第二步收拢兵权(第1页)

寒冬十一月,正午的天气不冷不热。

此番应试的人,有纶巾儒衣的寒士,有年轻的富农子弟,亦有百姓人家的俊郎,但最引人瞩目的,当是第一排的六旬老农了。

只见他身穿麻布衣裳,头戴一顶草帽,面色苍老,白须飘飘,眼睛神采奕奕,满是裂纹的粗手拿着一支毛笔,下笔如有神。

众人注意到了这个六旬老农,虽然心有疑惑,但都没有声张。

随着时间的流逝,下午末时一刻,考生们6续写完交卷。

现在到了阅卷的环节,也是决定他们去留的时刻。

每个考生都期待着,他们没有回去,而是停留在了县衙外。

县衙一间偏厅内,十多名阅卷官坐堂批改,评分高低不看文采,而是按照王凝之要求的三点,为期一个时辰的阅卷开始了。

这次不是王凝之亲自阅卷,二百多张卷子,效率太低了,而是之前招揽的十多个颇有才能的寒士幕僚。

一个时辰后,来到了申时,太阳不再那么照眼了。

阅卷官们将这二百多份卷子改好,交给王凝之最终评定人选,丁原、刘宏青在一旁帮审。

王凝之没有墨迹,将卷子快审查一遍,将合格的全部盖上县衙大印,正式录用,总共八十多人。

衙役们将每一个盖有印章的试卷拿出,来到县衙大门前挨个喊他们名字,并道:“使君在你们上任前,最后嘱咐一番,请跟我来吧,对了,还要到刘主薄那里入籍。”

片刻后,王凝之在厅中亲自接见了他们,勉励和叮嘱一番,便与刘越匆匆去往城北的县兵大营。

下一步,王凝之还会招收更多的官吏,因为随着钱唐人口越来越多,不出几月便会突破十万,这八十多官吏显然不够。

至于能够辅佐自己的官吏,要更难寻的多,不是靠简单的招收就能得来的,这个时间段,东晋人才本就不多,全都有名有姓。

历史上秦孝公、曹操二人都曾布招贤令,但现在的还不够资格,只能期待有贤才投奔了,以自己的名声和身世,应该会有人慕名而来。

钱唐还是太小啊,目前主管内政的有刘宏青兄弟二人,还有王涣之、谢朗的帮衬,治理一个钱唐县是足够,但以后呢,说不定。

城北,县兵大营前,一辆驷马高车缓缓停下,伴随着5o名带甲部曲。

县兵大营占地极广,一眼望去,有营帐百余个,足够容纳一千多名士兵了,平常训练多是到城外,一个月也训练不了几次。

他们多是寡兵招募的贫民、流民,一个月一石粮食,二百钱作为零花钱,虽然战斗力不强,但胜在听话,历来都为县令马是瞻,毕竟军饷是县衙放的,有没有层层克扣不好说。

王凝之叫来了每个屯的屯长,到兵卒中了解情况,顺便听听他们的汇报。

www.bylwen.com 月亮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