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0章 看谁先表态(第2页)

司徒见状也就退下了。

如太康帝所料,次日,弹劾宋沅和穆凛的折子就堆满了龙案,奏事阁还特意数了一遍,确定了份数,可惜太康帝并不去看,这些人反对与否他并不关心,他只等着太子和中山王的态度。

东宫里,守在太子身边出谋划策的人还是宋时,他的心思最是缜密,太子对他也很信赖,将东宫属官的折子交给他看,自己则从容的修剪着盆栽的花叶。

“乐平的田地已经收回来了,皇上的目的也达成了,好好耕种就是,非闹出什么田亩政策革新的事,真是不消停啊。”太子拿着剪刀,对着盆栽的花叶‘咔嚓’就是一剪:“收拾乐平富绅已经得罪了不少人,如今提出田亩政策革新又得罪不少人,生了个这样的儿子,我那五弟也算是有福了。”

他阴阳怪气,恨不得立刻瞧瞧中山王那难看的脸色。

宋时却道:“孩儿以为,宋沅所说并非胡闹,大魏权贵富绅极多,这些人不但垄断官场职位,还垄断了田地耕种,百姓负担极重且无出头之日,长此以往,只会使国力消退,穷则生变,让惠于民看似是得罪了权贵,可不也是除掉权贵的大好时机吗?

权贵势大对帝王而言并非好事,而且,皇上让霍英彻查乐平富绅背后的利益链,父王的势力必定受损严重,若是换做旁人还好说,偏查案的人是霍英,想要保住那些人必定要费一番功夫,与其伤筋动骨,不如一并除去。”

“你想让我自断臂膀?”太子十分诧异。

宋时摇摇头:“父王细想,您位居东宫多年,只要皇上一日不废太子,您就是理所当然的下一任帝王,谁能决定废不废太子?自然是皇上,但皇上如今要对这些权贵下手了,若是父王力保他们,岂不是与皇上对着干?如此皇上岂能高兴?

再者,大魏的田亩政策已经极其不适用了,若是不趁此良机一举变革,那权贵的财力势力会越来越大,大魏的命脉都会被他们掌握,如此一来,帝王将毫无权利可言,只有除掉这些权贵,弱化他们的势力才是上策。

而且,父王身为太子,为百姓谋利并无过错,中山王一心争权夺势,除了戍守边关没做过任何为民谋利的事,如今宋沅去了乐平,粮产提上来的事大功一件,乐平田亩革新也提出来了,若是在乐平试验成功,那百姓必定对乐平趋之若鹜,届时,这些可都算中山王的功劳啊。

那些权贵虽然势大,可到底只是一群乌合之众,父王身为储君,焉能被他们所辖制?趁此良机将他们一并除去,也省得将来动手,被人指骂过河拆桥要好得多,所以,孩儿认为,父王应该全力支持宋沅,最少要赶在中山王之前向皇上表态才行。”

太子盯着自己面前的盆栽沉思了良久,随即放下剪子:“更衣之后,随我进宫。”

司徒见状也就退下了。

如太康帝所料,次日,弹劾宋沅和穆凛的折子就堆满了龙案,奏事阁还特意数了一遍,确定了份数,可惜太康帝并不去看,这些人反对与否他并不关心,他只等着太子和中山王的态度。

东宫里,守在太子身边出谋划策的人还是宋时,他的心思最是缜密,太子对他也很信赖,将东宫属官的折子交给他看,自己则从容的修剪着盆栽的花叶。

“乐平的田地已经收回来了,皇上的目的也达成了,好好耕种就是,非闹出什么田亩政策革新的事,真是不消停啊。”太子拿着剪刀,对着盆栽的花叶‘咔嚓’就是一剪:“收拾乐平富绅已经得罪了不少人,如今提出田亩政策革新又得罪不少人,生了个这样的儿子,我那五弟也算是有福了。”

他阴阳怪气,恨不得立刻瞧瞧中山王那难看的脸色。

宋时却道:“孩儿以为,宋沅所说并非胡闹,大魏权贵富绅极多,这些人不但垄断官场职位,还垄断了田地耕种,百姓负担极重且无出头之日,长此以往,只会使国力消退,穷则生变,让惠于民看似是得罪了权贵,可不也是除掉权贵的大好时机吗?

权贵势大对帝王而言并非好事,而且,皇上让霍英彻查乐平富绅背后的利益链,父王的势力必定受损严重,若是换做旁人还好说,偏查案的人是霍英,想要保住那些人必定要费一番功夫,与其伤筋动骨,不如一并除去。”

“你想让我自断臂膀?”太子十分诧异。

宋时摇摇头:“父王细想,您位居东宫多年,只要皇上一日不废太子,您就是理所当然的下一任帝王,谁能决定废不废太子?自然是皇上,但皇上如今要对这些权贵下手了,若是父王力保他们,岂不是与皇上对着干?如此皇上岂能高兴?

再者,大魏的田亩政策已经极其不适用了,若是不趁此良机一举变革,那权贵的财力势力会越来越大,大魏的命脉都会被他们掌握,如此一来,帝王将毫无权利可言,只有除掉这些权贵,弱化他们的势力才是上策。

而且,父王身为太子,为百姓谋利并无过错,中山王一心争权夺势,除了戍守边关没做过任何为民谋利的事,如今宋沅去了乐平,粮产提上来的事大功一件,乐平田亩革新也提出来了,若是在乐平试验成功,那百姓必定对乐平趋之若鹜,届时,这些可都算中山王的功劳啊。

那些权贵虽然势大,可到底只是一群乌合之众,父王身为储君,焉能被他们所辖制?趁此良机将他们一并除去,也省得将来动手,被人指骂过河拆桥要好得多,所以,孩儿认为,父王应该全力支持宋沅,最少要赶在中山王之前向皇上表态才行。”

太子盯着自己面前的盆栽沉思了良久,随即放下剪子:“更衣之后,随我进宫。”

司徒见状也就退下了。

如太康帝所料,次日,弹劾宋沅和穆凛的折子就堆满了龙案,奏事阁还特意数了一遍,确定了份数,可惜太康帝并不去看,这些人反对与否他并不关心,他只等着太子和中山王的态度。

东宫里,守在太子身边出谋划策的人还是宋时,他的心思最是缜密,太子对他也很信赖,将东宫属官的折子交给他看,自己则从容的修剪着盆栽的花叶。

“乐平的田地已经收回来了,皇上的目的也达成了,好好耕种就是,非闹出什么田亩政策革新的事,真是不消停啊。”太子拿着剪刀,对着盆栽的花叶‘咔嚓’就是一剪:“收拾乐平富绅已经得罪了不少人,如今提出田亩政策革新又得罪不少人,生了个这样的儿子,我那五弟也算是有福了。”

他阴阳怪气,恨不得立刻瞧瞧中山王那难看的脸色。

宋时却道:“孩儿以为,宋沅所说并非胡闹,大魏权贵富绅极多,这些人不但垄断官场职位,还垄断了田地耕种,百姓负担极重且无出头之日,长此以往,只会使国力消退,穷则生变,让惠于民看似是得罪了权贵,可不也是除掉权贵的大好时机吗?

权贵势大对帝王而言并非好事,而且,皇上让霍英彻查乐平富绅背后的利益链,父王的势力必定受损严重,若是换做旁人还好说,偏查案的人是霍英,想要保住那些人必定要费一番功夫,与其伤筋动骨,不如一并除去。”

“你想让我自断臂膀?”太子十分诧异。

宋时摇摇头:“父王细想,您位居东宫多年,只要皇上一日不废太子,您就是理所当然的下一任帝王,谁能决定废不废太子?自然是皇上,但皇上如今要对这些权贵下手了,若是父王力保他们,岂不是与皇上对着干?如此皇上岂能高兴?

再者,大魏的田亩政策已经极其不适用了,若是不趁此良机一举变革,那权贵的财力势力会越来越大,大魏的命脉都会被他们掌握,如此一来,帝王将毫无权利可言,只有除掉这些权贵,弱化他们的势力才是上策。

而且,父王身为太子,为百姓谋利并无过错,中山王一心争权夺势,除了戍守边关没做过任何为民谋利的事,如今宋沅去了乐平,粮产提上来的事大功一件,乐平田亩革新也提出来了,若是在乐平试验成功,那百姓必定对乐平趋之若鹜,届时,这些可都算中山王的功劳啊。

那些权贵虽然势大,可到底只是一群乌合之众,父王身为储君,焉能被他们所辖制?趁此良机将他们一并除去,也省得将来动手,被人指骂过河拆桥要好得多,所以,孩儿认为,父王应该全力支持宋沅,最少要赶在中山王之前向皇上表态才行。”

太子盯着自己面前的盆栽沉思了良久,随即放下剪子:“更衣之后,随我进宫。”

司徒见状也就退下了。

www.bylwen.com 月亮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