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2章 禁军劫囚(第2页)

欧阳北勒住马车,辕马出一声长嘶,前后禁军也随着停了下来。

赵柽撩起车帘,一脸病容看向那大理寺官,见这人绯服鱼袋,白面无须,三十几岁模样,并不认得。

他淡淡地道:“本王自从去岁往陇右时起,今年又出海几月,年下算来没在京多久,这便没人认得了?居然跑到本王面前颐指气使,口出悖言!”

那大理寺官看车帘打开,隐约露出一人,年岁不大,看面庞并不识得,正在心中猜疑之际,只听这马车内人说话,虽然距离不近,倒也模模糊糊听得几句,越听便是脸色越苍白起来。

这是……那位回来了吗?

他没见过赵柽,事实上他进入大理寺也是这几个月间的事情,原本在地方任职,自是捞够了银钱,随后一咬牙狠心再全花出去,这才弄了个京官职务,这职务其实他不大满意,大理寺权柄是重了,但油水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充足。

虽说犯官家中多有钱财,无论是抄家还是等候家人打点,都有进项,但是此刻这大宋的犯官其实没有那么多,眼下能当官的有几个没门路?京中朝上如果没有背景靠山,便是连一个七品县令都外放不出去,能当官的大多有事时自家早摆平了,所以一年到头没有多少案子审理。

而唯有的几桩案子,便也要层层被盘剥,最后能落在他手上的并没太多,和在地方上主政简直天壤之别,虽然略有后悔,但毕竟官职升了,算是两相抵消。

他到京城之后,自然是打听各方人物,对绝不能惹的心中大抵有数,齐王自然绝对不能招惹,只是听闻这位领皇命出京办差,久不在京,哪里会往马车上人想,至于高俅更不可能带着几百骑兵在街上。

除了两司这二位,他还真就没在乎过禁军其他人,毕竟剩下的哪怕官职再高,也不过是大头兵而已,敢和他这大理寺官抖什么威风?

可眼下,却是百密一疏,竟然没想到这位回京,居然还给冲撞上了。

大理寺官额上汗水立刻就下来了,便是后背也瞬间冷汗冒出,湿了大片,他慌忙就翻身下马。

那边马车里赵柽看他,对一旁禁军道:“给这人捆了,丢回大理寺堂上,陈垂象要是有什么不满,让他来本王府上说。”

禁军得令立刻上前,这时那大理寺官已经马下,隐约听到赵柽说话,擦了一把额头汗水,心中反倒是松了口气,想是这惩罚也是咎由自取,活该就是,这位倒也不像传得那么手段酷烈,若是换了自家在地方时,有人顶撞,不先抽上二十鞭子才怪。

他被禁军绑了拖走,倒还不忘请罪谄媚一番,呼道:“下官不知王爷回京,大有冒犯顶撞……那个下官多谢王爷饶命之恩,改日定当到王爷府上拜地请罪。”

赵柽坐在车里,看着这人被拖走,不由扶额叹气,阿谀谄媚之徒哄哄当朝,奴颜婢膝之辈纷纷秉政,这些人哪里有治国的本领,更勿论骨气血勇,脑子里除了升官就是财,黎民百姓于其眼中不过野草,国难之时怕是连逃都不肯就要投降。

他扫了眼前方,刚要放下车帘,却忽然双眉微微一扬,重新往前打量过去,目光便是落在了那打头的囚车之上。

只见这囚车内正有一名戴枷犯人,披头散,双眼半睁半闭,也不知是昏迷过去,还是已经奄奄一息。

赵柽看不清他全部面容,却总觉得有些熟悉,便对车头的黄孤道:“去瞧瞧囚车里人。”

黄孤向囚车走去,那些大理寺的差役哪里敢拦纷纷避让,他到了囚车近前上下观看,也觉得有些熟悉,只是那散盖住了半边脸,辨认不清全部容貌,便问旁边一名差役:“这车里押的是谁?”

那差役急忙报了个笑脸:“上官,这是阳谷县令,因为犯了构陷大罪,这才押至京城待审。”

阳谷县令?黄孤闻言心中就是一惊,阳谷县那事儿不是做得天衣无缝吗?怎么竟被押到东京了呢!

他急忙回来向赵柽禀报,赵柽微微一皱眉,这是事了?看来还是有些小看那西门大官人了,哪怕这都死了,竟然还能将阳谷县令扳倒,不过西门庆是有官身的,又拜了蔡京干爹,若是蔡家那边得了消息,稍稍使使力,翻一下案子倒也不是什么难事,至于证据不证据的,对蔡家来说没那么重要。

赵柽略微一想便猜测出其中缘由,只是他不知道这阳谷县令史文奎有没有将自己给卖了,毕竟他进阳谷行事是隐藏了身份的,哪怕有禁军兵马去抄西门庆的家,但寻常人怎知道是哪里来的,更不可能知道带兵的人是谁。

不过这史文奎是个聪明人,如果不招出自己,自己得到消息还可能救他一把,若是连自己都供了出去,那没什么可说的,左边右边上面下面都是死路一条,别说什么不杀士大夫,那话说全了其实是不轻杀士大夫,还是要看你到底做了些什么。

赵柽回头望望队伍里的大箱子,赃物就在这里,这事不管实在说不过去,这边拉着银子,那边给自己办事的人在囚车里,看不过啊!

赵柽冲前边招了招手,周骁立刻骑马过来,赵柽一指囚车:“都押去城外军监,任何都不许看不许带人!”

周骁愣了愣,心想这怎么还真劫上囚车了?可他哪里敢问,立刻就要下令,赵柽又冷冷地说了一句:“你喊上第拾营一起守着军监,就是蔡京来了,也不许看不许带走!”

周骁闻言心头一凛,大喊了声“是”,便直奔囚车而去。

大理寺官脸色这时更不好看,知道了根本不是前面的禁军头领做主,真正下令的人应该在马车之内。

他想了又想,大抵是觉得军中的将官,甚至包括两司那边的都应是骑马行路,至于坐车的多是家眷,只是家眷能有这么大排场,倒也是有身份之人。

只是他心中总有不忿,大理寺是何等地方,元丰改制之后,添人加手,管得愈多,权柄愈重,哪怕就是御史台和六部这些地方同样说不给面子便是不给。

至于禁军,大理寺更是从未放过眼里,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层级的比较,一念至此,这大理寺官忽然道:“马车里是什么人?敢胡乱驭使禁军,冲撞囚车,视国法军规何在!”

赵柽在车内闻言,对前面赶马的欧阳北道:“停下。”

欧阳北勒住马车,辕马出一声长嘶,前后禁军也随着停了下来。

赵柽撩起车帘,一脸病容看向那大理寺官,见这人绯服鱼袋,白面无须,三十几岁模样,并不认得。

他淡淡地道:“本王自从去岁往陇右时起,今年又出海几月,年下算来没在京多久,这便没人认得了?居然跑到本王面前颐指气使,口出悖言!”

那大理寺官看车帘打开,隐约露出一人,年岁不大,看面庞并不识得,正在心中猜疑之际,只听这马车内人说话,虽然距离不近,倒也模模糊糊听得几句,越听便是脸色越苍白起来。

这是……那位回来了吗?

www.bylwen.com 月亮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