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又得挣钱了(第1页)

余桑也高兴,这算是努力了快半年吧,终于买到第一块田了虽然不到一亩,但这块田将成为余家展家业的跳板

她都想好了,这块田要怎么用,这几天她没事就去田边琢磨,那田中间最里面,就挖出一块小塘来,春天雨多,把水蓄上,余二郎喜欢去河边钓鱼还有篓鱼,捡合适的鱼放进去,再种上莲藕,田里也能分出一块地方来种茭白。

其余地方,春夏种水稻,秋冬阳畦种菜,还能早点阳畦育苗,能让应季蔬菜提前一个月上市,虽不如冬天反季蔬菜这么贵,那也比平常种小麦或者油菜来的值钱。

田坎的桑树可以养蚕,蚕砂又能拿去喂鱼,她之前想的那种生态农业模式,在塘上设架养猪养鸡的,现在看来,颇有些担心,猪和鸡被人给偷了,被偷了也是不知道的。

看余满山和魏老太这么高兴,余桑问“爹,把那红契白契给我看一下吧,我还没见过呢。”

红契白契已经被魏老太小心收起来了,现在余桑在家里很有些话语权,魏老太也高兴,她赶忙去里间的箱子里把契书拿出来,递给余桑,叮嘱“乖乖你小心些,别沾上菜汤子了。”

余桑拿到手里打开一看,只见上面的字有些不大认识,繁体的,嗯挥小学认字认半边的能力,大致能猜到,约莫是

都李照田奉母亲指令,将自己标帐内新明县字号十号田多少,北止方思仪自地,东止岭及方文瑞山,南止杨四九田旁,西止今将前项田地、并地内一应等物尽行出断卖与余满山名下,面议价钱七贯一百文,其钱当日交收足讫,契后别不立领,只此随契交足讫。今从出卖之后,一任受产人永远收苗为业。如有四至不明及内外人占拦,并是出产人自行之当,不涉受产人之事。今恐人心无信,立此卖契为照。

后面又有年月日,及双方的签名画押。

原来这就是田产的契书。

余满山今日很高兴,看到余桑看得这么仔细,还笑呵呵地调侃“小四一副看得懂的样子,这认真的样儿”

魏老太和阿李也乐呵。

余桑将田契还给魏老太,脆生生地道“我看不懂,但是我也要看啊,这可是我们家的第一块田呢等明年三哥去读了书回来,教我认字,我到时候就看得懂了。”

这话把魏老太说得,之前虽然是因为终于有了田,又是兴奋又是激动的,现下被余桑这还没懂事的小娃娃都这么说,更是高兴又心酸得眼泪子都抹出来了。

阿李听余桑这么说,也跟着抹起了眼泪,这是喜极而泣。

连余满山也眼睛有些红了。

是啊,不容易的,从没田佃方家的田种以来,受了多少白眼和闲话,现下努力了快半年,终于买到第一块田了

要是没有他家小四,也不知道还要多少年才能买得起这块田呐,小四可真是他家的福星啊

看到他们这么喜极而泣,余桑自己也眼睛红了。

她这身体也才五岁,小小年纪的,她何尝没有付出很大的努力呢,天天担心那菌房种的菌被污染了,最后怕血本无归,又天天精细地照应着,去镇里和县里卖菜,她不过五岁,却来回走了快一百里路,路上走得都想坐下不起来了。

平常也是跟着余满山去田间地头学习种地知识,夏天日晒,冬天那寒风又冷。

更不谈余满山自己付出的努力了。

余桑收了收心情,心里开始算账,买田以及相关的事情花费,家里又没多少存钱了,光是买田就花了七贯一百文,还不加税,又有给中人的钱和物,以及一些顺带的开销,家里估计只剩五贯钱了。

又得努力挣钱了

好在第二茬平菇快了。

余桑在饭桌上跟余满山商量“爹爹,第二茬平菇也快了,你早点去联系河边的张家,到时候我们也多摘些菜去县里卖吧,我们把大哥和二哥都带上,他们也能背菜,多付点船资也没关系的。”

就那几文钱的船资,和在县城卖出去的菜价相比,的确是没有关系的,简直不及一提,而多两个人背菜,卖出去的就会更多,赚的钱也更多。

余桑还记得上回从县城回来的时候,余满山要找认识的人一起回来,就是怕在路上遇上抢劫之类的,毕竟路程远,大冬天的,还没到家天也全黑了,路上很不安全。

余大郎和余二郎两个,也是半大小子了,一起走,也有威慑力一些,相对安全很多。

余满山还没回应,魏老太就先插话了“我看行乖乖就是聪明又懂事”

她接着说“多背些菜去,县里卖得贵,比卖给万家脚店强些。”

www.bylwen.com 月亮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