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八章 潇湘八景(第1页)

望武陵内,‘山’间人已所剩无几,最后一个走的,是方才在常忆卿旁边,以扇遮面小憩的人,似乎实在听不下去了,取下折扇向台上望了望,张了张嘴,欲言又止,终是长叹一声,起身出了院子。

常忆卿环视一周,见院子里,只剩了自己这一个听众,再看向亭台中,全心沉浸的小梅,淡淡一笑,轻轻地叹了口气,换了个舒服的姿势,倚卧在一块凹陷的太湖石间,一手托了脑袋,静静欣赏起来。

离歌笑几人,已寻得常忆卿与小梅放灯的地方,见承毅正在河边查看,离歌笑走上前去“有什么现么?”承毅摇了摇头,眉头紧皱“别担心,他们既在这边安心放灯,大概也就在附近了。”

“这边”燕三娘在一处巷口向几人招手“应该是往这边去了。”几人赶紧跟过去。

“你咋知道的?”柴胡奇怪。

燕三娘从巷口的一处石缝中,取下一枚银针,递给离歌笑“梅梅留的。”离歌笑与柴胡相视一眼,皆扬了扬眉毛,窃笑不已。

常忆卿此时,已听得有些困乏了,微微合了眼,手上有一搭没一搭地打着拍子,心里却怪道,小梅今日唱的并不是《西厢记》,也不是近日里新出的《浣纱记》,因他是清唱,寻不得曲调出处,只时而有一两句曲词入耳:

“春景看山色晴岚翠,夏天听潇湘夜雨疏。九秋玩洞庭明月生南浦,见平沙落雁迷芳渚。三冬赏江天暮雪飘飞絮,一任教乱纷纷柳絮舞空中。。。闲来思虑,自从那日赋归欤,山河日月几盈虚,风光渐觉催寒暑。。。”

一时驱散了些倦意,起身愈认真听去。

“写这词的人确是不俗。”

常忆卿一惊,见身旁不知什么时候站了两个人,自己听得入迷,未曾觉,定睛看去,竟是门口那个老者,还有个不认识的少年,赶忙起身行礼,遂看向老者笑道“您也觉得这词写得好?”皱了皱眉“可我怎么从来没听过。”

“这世上,未得传唱的词曲何止千万”老者笑了笑“你才多大,许多大家也未必有信心说,自己听过十之一二。”

“可,不是也有专门着书立传,收录词曲的人,若是好词,怎地没人将它记录在案?”

“既为记录,便是有它记录之后的用处”老者眼中一时多有感伤“词曲,若是只因用处而得其价值,那么朝代更迭,权者喜好便都是它的威胁,如此殚精竭虑,于它而言,也便脱离了这戏本身的筋骨。”

“言不由己,确是悲哀”常忆卿点点头“所以,它是故意没有让人知道?”

老者摇摇头“若真如此,便是连这位公子也不会知道了”看向台亭中的小梅,若有所思“只是听来,他与这作曲的人,似乎关系匪浅,想来,能知道也不是什么偶然。”

“难道是他母亲?”常忆卿喃喃,遂看向老者“您怎么感觉出来的?”

老者看向常忆卿笑了“你不是他朋友么,怎地没听出来?”

“我。。。”常忆卿有些尴尬地低了头。

“世人只听曲调,不闻胸臆”老者笑着摇了摇头“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啊。”

“姐姐莫要难过”一旁的少年,似乎感到了常忆卿一时尴尬“这人与人的相处,本就不在一朝一夕,一生得一知己已然无憾,彼此诚心以待才是最重要的。”

常忆卿一笑,忽而感觉,台亭那边没了声音,转头见,小梅向坐席这畔拱手一礼,随即沿着廊子下了台亭,常忆卿这边的三人也迎了上去。

待到跟前,小梅先向老者施了一礼,那少年也与小梅见了礼,小梅看向坐席那边“我说我一唱就没人了吧。”

“谁说没人了~”

四人寻声看去,竟是离歌笑、燕三娘和柴胡从洞里走了出来,后面跟着满是愁容的承毅,直到看见戴着帷帽的常忆卿,才终于有些诧异地看向一旁的小梅,最后一个是徐文璧,常忆卿见他从洞里出来,一时满是意外。

“娘娘腔,唱的不错啊~”柴胡走到小梅身边,一把将小梅揽了过来,被燕三娘反手拍了下胸口,哈哈一笑“虽然俺还是听不明白,但感觉就是比以前强多了。”

“臭男人懂什么,梅梅,别理他,唱得不错!”

“这次虽然也没在调上”离歌笑听闻燕三娘的话,无奈地皱了皱眉,看向小梅一笑“但确实更有感情了,比之前用心。不过这曲子很新啊,没听过。”

“你们当然没听过了”常忆卿看向小梅一笑“这世间的卧虎藏龙,岂是人人都能见得的。”

“不知公子这一出,可有名字?”老者身旁的少年看向小梅,满是好奇,见余众皆看向自己,一笑,拱手一礼道“在下姓汤,临川县诸生,方才得老伯”看向一旁老者“垂青,得闻大雅,甚幸。”

www.bylwen.com 月亮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