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7章 觉里曼姆(第1页)

第1o7章觉里曼姆

尔苏藏族民歌“觉里曼姆”,目前在石棉县尔苏藏族地区广为流行一民歌。

在每年农历八月过年和重大节日时所唱的歌曲,歌词大意是“白石神啊,白石神,全堡子的人都在呼唤您,是您赐予我们大地,才有了万物生灵;白石神啊,白石神,全体子孙后代都在感恩您,是您赐予我们蓝天,才有了光明和轮回;白石神啊,白石神,请留下我们祖先的荣耀,请将幸福吉祥赐给我们,让我们子孙达、五谷丰登、牛羊成群,让疾病远离、让苦难消失!”

歌曲蕴涵了这支藏人深厚独特的民族文化,是尔苏藏人先民遗留给后人的优秀文化遗产,是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的文化财富,它展现了这支藏人的风俗、人生观、民间信仰等诸多信息,具有非常高的科学、艺术、历史价值。

最先听到的歌声是在一个石头堆砌的农家宅院里,女主人正在厨房做饭,烟熏火燎间,她的歌声随炊烟袅袅升腾。她唱的是什么,我一句也没听懂,只觉得这歌声如山林秘语,袒露着这片土地的心事。此刻,我正置身大渡河左岸,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在一个叫蟹螺堡子的尔苏藏族山寨里,听一位年近五十的藏族妇女哼唱歌谣。

二十分钟后,女主人走出房门,为我揭晓谜底——唱的正是尔苏藏族民歌,歌曲内容并不固定,时常能随心境改变。歌谣里或在担忧在外求学的子女,或想念田间劳作的丈夫,也或赞咏日渐富足的生活。在横断山脉深处,长久生活着藏族的一个支系——尔苏藏族。他们人口不多,虽无文字,却有语言,甚而还能以歌记事,诉说祖先的荣光和本民族的历史。蟹螺堡子,就是尔苏藏族的一处聚居地,这里地处ya市石棉县蟹螺藏族乡,虽背靠大山,却地势较缓,水源充沛,人们得以世代在此耕种繁衍。

那日傍晚,我和三位友人溯大渡河而上,一路颠簸,在兜兜转转中到达此地。当时饥肠辘辘,投宿在一户尔苏藏族人家中。农闲时,这家人利用宽阔屋舍开办农家乐,农忙时则种玉米、栽枇杷、养牲畜,农事经营两不误。虽是旅游淡季,可这家人见我们风尘仆仆便放下农活,热情相迎。从刀耕火种的时代走来,居住在蟹螺堡子里的人们曾一度贫穷,随着国家政策的倾力扶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尔苏藏族同胞不仅丰衣足食,甚而还外出求学、务工经商。如今,昔日的小山寨道路通达,新建的藏式房屋鳞次栉比,再不复当年闭塞模样。

歌声又起了!

这次的歌曲有了名字,尔苏藏族人唤作《迎客歌》。饭桌上,女主人刚唱罢此曲,男主人便豪爽地解释,其歌曲大意为“不知道你们今天要来,不然早就到寨门口热情相迎;不知道你们今天要来,家中的桌椅还没来得及摆好;不知道你们今天要来,不然早该为你们准备一头肥猪……”

酒过三巡,女主人歌声愈加嘹亮,曲调亦婉转高亢,让听者不禁联想起连绵的大山,以及那些绿油油的玉米秆。就在此时,女主人曲调一沉,眉头一紧,歌声从欢快随即转换到苍凉。她虽未明言所唱内容,可我们也能猜透大半。看到今日富足的生活,女主人想起了逝去的亲人,想起了父辈的坚韧和付出,不禁哼唱起一段稍显悲凉的歌谣。后来我才知道,尔苏藏族最有名的歌曲便是《觉里曼姆》,此曲多在祭祀祖先时唱起,曲调悲怆苍凉,极富感染力,堪称民族文化的活化石,现在能自如演唱者已然不多。如今,在政府部门支持下,山寨中有多户人家的门口已立起一块木牌,上面恭敬地写着“尔苏藏族民歌《觉里曼姆》传习所”。我们投宿的这户人家,家门口便有这样一块牌子。

尔苏藏族民歌持续受到各界关注,村民们的歌声也从山寨唱到县城,又从省会成都唱到了都BJ。面对这来自横断山脉的原生态唱法,不少久居城市的人眼前一亮,耳朵一抖,继而满心痴迷,终生难忘。

男主人告诉我,在蟹螺堡子里,近些年重新编排的《环山鸡节歌》,不仅曲调沉郁豪迈,也更具时代感和穿透力。《环山鸡节歌》源自环山鸡节,作为尔苏藏族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环山鸡节不仅传承了诸多祭祀仪式、民俗传统,现在还因其独特的人文价值,成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听到这里,我急切地央求女主人唱响这歌谣,可女主人听后却摆摆手,微笑着示意我明日可到山寨中寻找。夜深了,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雨声淅淅沥沥,拍打在屋檐和瓦砾上。可我知道,让自己难以入睡的并非肆无忌惮的雨声,而是那未曾听到的《环山鸡节歌》。天色刚亮,夜雨未停,薄雾笼罩着整个山寨。我顾不上叫醒同伴,便自顾出了门。爬上一处陡坡,猛地抬头,一栋三百余年前的藏族碉楼赫然挺立。碉楼简约古朴,有三四层楼高,立在一处制高点上,威风凛凛。在和平年代里,碉楼没了军事价值,其独特的建筑美学和人文意蕴却得以凸显。

就在我陶醉于这栋高大建筑时,现碉楼旁的一块木板上,印制着一谱了曲的歌谣。没错,这正是我心心念念的《环山鸡节歌》。出人意料的是,在这歌曲右上角,还标注着一个二维码,手机扫描,一群藏族男人粗粝的嗓音随即钻了出来。

“呦嘞满么查哈呦嘞啊呦会啊呦嗨啊呦嘞……”在一连串感叹词中,神秘的尔苏藏族文化、久远的蟹螺堡子秘密,似乎都透过这种简便的方式,完成了一次郑重其事的吐露和传递。我想,一个遥远山寨的故事,也从远古走到了现代,非但不显苍老,反而还愈加年轻。我们离开蟹螺堡子时,雨势更大了。山间的玉米秆被拍打的哗哗作响,林中的鸟雀也不时传来低吟,可我却莫名感到周遭更静了。或许,我们此行听到的不仅是女主人的歌谣,还有山林和藏寨的对话,还有自己与内心的独白。

喜欢异能之保护非遗请大家收藏异能之保护非遗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www.bylwen.com 月亮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