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1章 婚纱和袈裟(第1页)

据说印度有四句极具灵性的话:不管你遇见谁,他都是对的人。不管生什么事,都是唯一会生的事。不管事情开始于哪个时刻,都是对的时刻。已经结束的,已经结束了!

这四句话我想了很久,不得不承认说得很对。如果事与愿违,那就相信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人都过去了,事也过去了。开始的才刚开始,结束的已经结束。我们一生所经历的一切,可能不是最好,但却很合理的安排。我的新生,就是现在。渐渐地,以前的书不再看了。渐渐地,以前的歌不再听了。渐渐地,以前的痛,也没那么痛了。

那些天开始搜集佛教音乐,现很多好听的歌曲。最初听的是《心经》,陈奕迅动人的粤语版,王菲空灵的国语版,清净庄严的梵语版。也有圣号类的:阿弥陀佛唱诵,观世音菩萨唱诵,地藏王菩萨唱诵。有咒语类的:《楞严咒》,《大悲咒》,《药师咒》,《往生咒》,《文殊菩萨心咒》,《观音菩萨心咒》。

还有赞颂类的:《三宝歌》,《极乐歌》,《楞严一笑》,《三世因果歌》,《六字真言颂》,《点灯祈愿文》,《文殊菩萨祈请颂》,《观音菩萨祈祷文》,《愿做菩萨那朵莲》等等。

在所有的佛歌里面,除了阿弥陀佛的圣号唱诵,我最爱的就是《三宝歌》!它由民国两大天才高僧,太虚大师和弘一大师共同创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现代梵呗。在重大的佛教活动上,佛弟子们都会先合唱《三宝歌》。它已成为中国佛教的教歌,是佛教最具代表性的精神之歌!

曾经那些爱得要死的歌儿,我不再唱了,也不再弹了。什么分分合合,什么卿卿我我。摇滚的也好,古典的也好,流行的也好,民谣的也好。那些歌曲只能让我,沉迷于醉生梦死中。虽然有时快乐,但却一直痛着。可是听着这些,宛如来自佛国净土的梵呗,却有种说不出口的感觉。有时竟会不知不觉地流泪,温暖清净,涤荡心灵。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我用了半小时,把26o字的《心经》背了下来。然后在每天的临睡前,躺在床上闭着眼睛默念7遍。感觉很安心,做梦都比较踏实。《心经》的全称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最短的佛经之一,但它是6oo卷《大般若经》的精华。微言大义,境界极深。毫不夸张地说,读懂了《心经》,也就读懂了人生!

今天流通最广的《心经》版本,是唐朝玄奘大师所译。大师生于官宦之家,自小德才卓绝聪悟不群。他的二哥陈素,先在洛阳净土寺出家。以讲经说法称誉,名长捷法师。观察到他深具善根,就将他带到寺院亲自教导。隋唐时期正是佛教的巅峰,出家人大多都是博学多才之士,很受帝王和百姓的尊崇。所以出家是有严格要求的,朝廷会统一组织考试。有一年隋炀帝下诏,通过考试录取14人出家为僧,当时有数百学业优秀的人应试。

在举行考试的那一天,当时才13岁的小陈祎(大师俗名),就在考场门口站着不肯离开。于是就引起了主考官的注意,官居从三品的大理寺卿郑善果,大概相当于今天的最高法院院长。郑善果就问,小朋友,你是谁家的孩子,在这儿待着做什么呀?小陈祎就自报家门。郑善果又问,你想出家吗?他回答说,是的。可我学习佛法的时间短,修为也很浅,年龄也不够参加考试。

郑善果继续问,那你为什么要出家呢?一句气盖山河的话,从小陈祎的嘴里倏然迸出: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那位郑善果也不是一般人,当时就以看相鉴才而闻名天下。他非常赞许小陈祎的凌云志向,又很欣赏他的容貌风度,所以竟然直接就破格录取了。他还向同僚说,这孩子很有佛祖的风骨,将来必为法门的龙象!只怕将来咱们不能亲眼见到,他飞上云霄广洒甘露了!

这世间有两件最贵的衣服,婚纱和袈裟。生命是一袭素白婚纱,穿上它就开始半世浮夸;生命是一领木兰袈裟,披上它就注定孤守天涯。小陈祎出家后,朝夕惕厉刻苦修行。为光大佛教广利众生,以“宁向西方一步死,不回东土半步生”的大誓愿力,西去天竺求法取经。冲破千难万阻,历经九死一生,最终到达天竺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拜在戒贤大师的座下精研教理。

天竺最高统治者戒日王,对大师热切护持。还在曲女城,为其召开无遮大会。当时五天竺十八位国王,近万高僧学者一起到场参加。大师立下《真唯识量》,宣布有驳倒其中一字者,自己必定斩头相谢!结果十八天过去,无一人能予诘难!于是大师名震五天竺,取得史无前例的荣耀。戒日王用大象载着大师的袈裟,到全国各地巡游赞颂。

大师被大乘佛教行者尊为“大乘天”,被小乘佛教行者尊为“解脱天”!作为史上最伟大的留学生,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特别是绝了后!现在这些留学生,都该立玄奘大师的牌位。每天1o8拜,祈求大师的慈悲加持!不说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起码能让自己挺直了脊梁。

初见大师时,戒日王带着文武百官和数万大军迎接。并行大礼参拜,而以弟子自称。大师临走时,又供养许多法宝财物,并命属下率军护送。戒日王又率十八国王,相送数十里。将分别的时候,诸王呜咽各不能已。执手垂泪而依依惜别,这才叫十八相送!

大师归国时,轰动整个长安城!唐太宗当时在洛阳,就命长安留守宰相房玄龄,派文武官员隆重迎接。僧俗大众从者如云,数十万人奔赴京郊。由于交通拥堵进不了城,于是就在郊外驿馆休息。人们就在馆外守护,甚至通宵站立。第二天宝盖幢幡并集朱雀街,恭迎经像舍利至弘福寺。数十里间香花飘舞,诵经唱佛之声交彻。

老百姓和官员都在路边瞻仰而立,人山人海。有关部门害怕出现踩踏事件,命令在当处焚香散花不得移动。当天还出现了瑞相!“众人同见天有五色绮云,现于日北,宛转当经像之上。纷纷郁郁,周圆数里,若迎若送,至寺而微。”大众对此赞叹不已,瑞相也存在了许久。城中因大师归国而停业五天,无数人皈依了佛门,这种因缘可以说是千古罕见!

后来大师在洛阳宫见到太宗,太宗一见之下十分倾服。本来军务很繁忙,只是请大师暂时相见,没想到一聊就忘了时间。当时要出征高句丽,太宗觉得意犹未尽。所以力邀大师同行,但被大师婉拒。于是就传旨给房玄龄,让他筹备译经事宜,且由朝廷供给一切所需。以后太宗又接二连三地劝诱,想让大师还俗辅政,并许以三公之位。理所当然,都被大师坚拒。

之后大师在朝廷的支持下建立译场,集中整个大唐圣教的英才俊杰,翻译佛经大宏法道。太宗亲为作序,这便是中国佛教史上着名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在这篇序文里,一向目视云汉的唐太宗,简直把玄奘大师赞叹到了极处!“有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幼怀贞敏,早悟三空之心;长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故以智通无累,神测未形,六尘而迥出,只千古而无对!”

从此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无不皈敬三宝,佛法得到空前弘扬。大师经常被留宫中,太宗殷勤请示佛法。太宗曾问大师,想做功德,不知什么功德最大?大师回答说,佛法是要靠人弘扬的,所以度僧的功德最大!于是太宗就下诏,京城和天下诸州各度五人,共计一万八千五百余人出家。太宗又问,朕想供养出家人,但是听说有些出家人没什么修行,该怎么办?

大师说,昆山有玉,但是混杂泥沙;丽水产金,岂能没有瓦砾?土木雕成的罗汉,敬奉就能培福;铜铁铸成的佛像,毁坏则会造罪。泥龙虽不能降雨,但祈雨必须祈祷泥龙;凡僧虽不能降福,但修福必须恭敬凡僧。太宗听了恍然大悟说,朕从今以后,即使见到小沙弥,也会像对佛一样的恭敬!太宗驾崩前,曾数次对大师感叹,朕共师相逢晚,不得广兴佛事!

玄奘大师翻译出高达75部1335卷的经论,和鸠摩罗什大师、真谛大师,义净大师并称为“中国四大译经师”。而且还创建了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唯识宗,是中国唯识宗的开山祖师!大师修行中感应频繁,更常见瑞相。临终时,身体吉祥卧,寂然不动。弟子问,师父能不能往生弥勒净土呢?大师答道,得生!说完安详圆寂,这就是大师最后的遗言。

大师在玉华寺圆寂之后,高宗皇帝下旨,安葬所需一切皆由朝廷负责,并让僧尼制作幢盖共往送行。灵柩运回京城,安置在大慈恩寺,每天前往哭灵的僧俗成千上万。送葬的那天,白幢素盖覆满京城,悲声哀乐响彻云霄。四众弟子为之悲怆,百官万民无不痛惜。举国悲悼,长安一城空巷,数万仕女露宿墓旁。五百里之内赶来送葬的人,数以百万计。虽古之圣王亦不能如此,堪称史无前例!

大师圆寂的消息刚传到长安时,高宗皇帝痛哭流涕,并为之罢朝说:“朕失国宝矣!”文武百官,莫不悲哽流涕。第二天在朝廷上,又对着百官哀叹:“朕国内失奘法师一人,可谓释众梁摧矣,四生无导矣。亦何异于苦海方阔,舟楫遽沉;暗室犹昏,灯炬斯掩!”说完又呜咽不止。

由于在宫中能望见大师的舍利塔,高宗经常哀恸感伤。于是迁大师灵骨,由白鹿原到樊川,并在其地修建了五层灵塔。中宗皇帝追谥大师为“大遍觉法师”,在此处建了大遍觉寺。肃宗皇帝拜谒灵塔后,并题写“兴教”二字,后来便被称为了兴教寺。民国时,蒋委员长曾来此拜塔,之后周总理也曾陪印度总理尼赫鲁参拜。然而物是人非,辉煌难再。沧桑斑驳的灵塔,留给世人的,是无尽的追慕和唏嘘!

玄奘大师27岁西行求法,往返十七年,行程五万里,经历一百三十八国,带回经论六百五十七部。斯人已故,千载悠悠!对于玄奘大师,我们这些后人,只能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所以出于无比的景仰之情,许巍就写过一《蓝莲花》,特向大师致敬。后来在某一次看过玄奘大师的纪录片后,我竟抑制不住地在屏幕前泪流满面。

鲁迅称玄奘大师,为“中华民族的脊梁!”梁启赞玄奘大师,为“千古第一人!”玄奘大师的传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也被梁启赞为“古今所有名人谱传中,价值应推第一!”如果只读一本名人传记,那就来读它吧;如果只读一本伟人传记,那就来读它吧;如果只读一本圣人传记,那就来读它吧!最真的西游记,最酷的祖师传!

大师圆寂后两个月,法体形色如常。火化后留下很多舍利子,其中以顶骨舍利为最,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计划偷着把大师的舍利子,全部劫掠到日本。后来事情败露,迫于舆论只带走了三分之一。四九年后,南京灵谷寺设立玄奘大师纪念堂,供奉大师舍利。并应印度政府的请求,将一份舍利送给大师当年的求法之地,那烂陀寺供奉。

玄奘大师除了佛法着作以外,还有一部经常被忽视的传世巨作——《大唐西域记》!这本书,就是《西游记》的蓝本。此书就像大师在成书时,进表唐太宗时所说:“所闻所历一百二十八国,今所记述,有异前闻,皆存实录。非敢雕华,编裁而成!”真实不虚,准确无误!

因为印度人和中国人相反,不太重视历史,所以并没留下什么文字记录。历史学家评价,如果没有玄奘大师,重建印度史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印度历史来说,怎样评估玄奘大师都不为过。无论怎样夸大玄奘大师的重要性,都不为过。中世纪印度的历史漆黑一片,大师是惟一的亮光!很多印度人都不知道现任总统是谁,但没人不知道玄奘大师。

英国考古学家曾和印度学者一道,拿着《大唐西域记》,在古老的印度大地上按图索骥。竟然6续掘出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蓝毗尼等众多佛教圣地,和数不清的名胜古迹。甚至现今印度的国家象征———阿育王柱的柱头和那烂陀寺的遗址,都是根据这本书的精确记载,而掘出来的!

而且足以让人惊叹的是,根据《大唐西域记》所掘出的东西。和书上记载的误差,几乎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由此可见,大师的细致、平实和严谨。不过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大唐西域记》上所记载的,也有不少佛菩萨感应的神奇事迹。有些在常人看来,简直是匪夷所思。

于是有些人毫不犹豫地就说,那是假的,根本就不可能的嘛!然而,果真如此吗?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呢?我想至少,应该心存敬畏吧。或许,莎士比亚的话比较中肯:千万不可妄自评论,你所不知道的道理。否则,你甚至可能会用生命的代价,来弥补自己所犯下的错误!

bylwen.com 月亮小说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

鬼吹灯电子书全集免费阅读万人嫌病美人重生后变团宠小寒喵百度少年白马醉春风百里东君重生八零年代种田文乃木坂各单选拔剖开长安铜雀鸣txt忏悔地by堆肥大佬谁是攻赵大运和黄莉莉仕途红人之驭娇有术免费阅读16章重生商女为后慕云歌免费阅读我把系统改成了修真界的雨花石的功效与作用赵大莉老师这只异虫绝不可能是我的舰娘笔趣阁超品人生赵然周云11章阅读蜜汁樱桃作者苦咖啡贺机长欢迎登机赵大运黄莉莉结婚了吗重生八十年代种田忙鬼吹灯系列全集民国小掌柜免费阅读全文嫁病娇东风识我声名狼藉破晓兽世养崽建部落 作者红豆米稀兽世养崽种田小棉花糖图片贺机长欢迎登机免费阅读带着购物系统回到八零夸夸我的神探祖父穿越爹最新凡尘录温阮死了神级赘婿林凡欢迎登机笔趣阁姜糖撞奶 怎么做苏虞是哪一部兽世养崽建部落完结小棉花是谁的孩子把灵异boss误认成恋爱对象免费阅读兽世养崽崽女主带空间下乡当知青重生八零好种田季田田兼职体坛巨星蓝海中文网仕途红人之驭娇有术秦天明免费阅读欢迎登机by仕途红人之驭娇有术全文免费阅读笔趣阁少年白马醉春风多少集妃子令冥王的俏新娘有声反派怎么爱上我了免费阅读全文前妻杀疯了柳如烟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