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0页(第1页)

  明确剧本的主导人还是阮颂,但阮颂因为公务缠身,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等着处理,剧本的完成需要工作室里其他编剧作为助理从旁辅助,到时候可能也需要署名权。

  这样一来制片方心理上容易接受了很多。

  区区一个署名权而已,就算没有助理,署名权也是阮颂一个人的,这多一个名字,无非就是把阮颂的份额分给别人一点。

  阮颂本人都没意见,他们能有什么意见。

  这样无形中便让制片方脑子里把关于“阮颂”的概念,转变成了“阮颂工作室”这个概念,潜移默化把他们看作一个整体,将“阮颂的水平”和“工作室水平”划上等号。

  然后等到最终署名的时候,再让制片方多划出一个分类,阮颂的名字挂在“总编剧”下,真正动写的人则挂在“编剧”下,尤其注明阮颂工作室。

  这样也许一开始工作室的大家还需要屈居在阮颂的阴影下,但一旦剧作的质量过硬,观众必然会对幕后的创作者产生好奇。

  只要口碑累积起来,时间久了,所谓的“署名权”自然而然会回到相应的人手里。

  而这样对片方其实也谈不上什么欺骗。

  因为业内这样的操作太多了,他们自己心里对所谓的工作室也有数,其实就是一帮人给一个人代。

  剧本的构成那个人可能只出脑子,甚至很多连脑子都不出,操作上和袁印海没什么两样,更注重打造个人效应。

  阮颂他们现在,则是要像一个完整的影视公司一样,打造品牌效应。

  让大家认同工作室出品皆精品,无论谁主都一样,能被阮颂招进工作室的,能力就不可能差。

  只是计划有了,要一步步脚踏实地落实却是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可预见的。

  接下来顾屿洲那边开剧本会、筛选项目评分、以及推进工作室谈妥选定的几个项目同时进行,将是阮颂在起步阶段很长一段时间里的日常。

  撇开评分不谈,相当于他的脑子一次性至少得运行处理三到四个故事。

  听老蒋他们汇报各个大纲、细纲,每写好一集剧本都得亲自过目,确定没有问题。

  陈严光是想想都替他觉得窒息,一度在阮颂给老蒋、小孔、老帅分别指定不同的项目时,表示要不先缓缓。

  在连环杀人案Ip搞定以前,他们暂时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来。

  但阮颂只是在语音通话里笑:“我是能等我无所谓,物质欲低,以后也不愁没钱挣,但他们能等吗,既然都决定要做工作室了,就干脆不要等。”

  好饭也怕晚,迟就要生变。

  “而且电视剧制作周期那么长,谁知道中间出什么幺蛾子就不能拍不下去,或者播不了了,我们慢慢来,别到时候三四年过去,好不容易弄出来的剧本全挂了,一个没捞上让观众看着。”

  从电影、电视剧的制作到最后播出,过程之艰难完全不亚于西天取经,别说九死一生,那就是无人生还也相当正常。

  好好的项目说黄就黄了。

www.bylwen.com 月亮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